教學心理學(1)目的感、品格、使命感與學習


Malin, H., Liauw, I., & Damon, W. (2017). Purpose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6(6), 1200-1215.

本文主要探討青少年早期的目的感(purpose)與幾個重要品格發展的關係,包括感恩(gratitude)、同理心(compassion)與毅力(grit)。資料來源是調查 1005 位與訪談 98 位八、九國中生(這是一個縱貫性的研究設計,共有 3 波測量)。取樣的族群與學校類別(含公立、特許、私立的 9 所學校)都有兼顧。資料分析結果顯示,目的感與其他三種品格之間都呈現顯著(但低度)相關。而訪談分析則揭露了青少年表現目的感的型態,並且發現有目的感與沒有目的感的青少年,在感恩與同理心上的表現差異明顯。

知識點

一、目的感

長期(一生)的目標,為個人提供方向、行動力、甚至生命意義。有目標感的人,會去追尋更為遠大的事情(超越自身、並持續一段時間)。

  • Malin 等人(2014)的 Prosocial Youth Purpose Scale(青少年社會性目的量表),6 題,5 點量表。

二、目的感與感恩(gratitude)的關係

感恩

  • Froh 等人(2011)的 Gratitude Questionnaire-6(感恩問卷六題),抽取 5 題,5 點量表。

三、目的感與同理心(compassion)的關係

  • 基於 Hwang 等人(2008)的 Santa Clara Brief Compassion Scale,6 題,5 點量表。

四、目的感與恆毅力(grit)的關係

  • Duckworth 與 Quinn(2009)的 Grit-S Scale,5 題,5 點量表。

討論

(在討論的地方)

「由毅力(grit)引發的目標投入,和由目的感(purpose)引發的目標投入是不一樣的。毅力是一種內在資源,不需要考慮追求目標的道德內涵。而目的感是一種內在驅動,不需要鍥而不捨的毅力。」

最後又提到,「本研究發現青少年不會從需要毅力的活動中尋求目的感,相反的,他們會用最低度的挑戰與努力去追求目的感。」

應用

對自己會比較有幫助的,可能是如何培養目的感這段。本文指出有 3 種方式可以培養目的感:

  1. 使用簡單的科技產品。
  2. 參與有組織的活動。
  3. 寫作。

延伸閱讀

從圖來看,malin 等人(2014)這篇可能更核心。(詳細介紹了 purpose 的定義與類型)。
Malin, H., Reilly, T.S., Quinn, B., & Moran, S. (2014). Adolescent Purpose Development: Exploring Empathy, Discovering Roles, Shifting Priorities, and Creating Pathway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4, 186-199.

一、前導作品

TI AU PY TC
The Development of Purpose During Adolescence Damon 2003 282
Purpose: giftedness in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Moran 2009 53
How Supportive of Their Specific Purposes Do Youth Believe Their Family and Friends Are Moran 2013 27

(引用數很高的,記錄一下)

TI AU PY TC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yff 1989 3991
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 Steger 2006 1053

二、衍生作品

TI AU PY TC
Is Personal Life Purpose Replacing Shared Worldview as Youths Increasingly Individuat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 Moran 2019 0
Are Chinese student teachers’ life purposes associated with their perceptions of how much their university supports community service work? Jiang 2018 1
Purpose-in-action education: Introduction and implications Moran 2018 4
#教學心理學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接收來自 ROS Topic 的影像並偵測畫面中的動作

接收來自 ROS Topic 的影像並偵測畫面中的動作

Gomoku with React 用 React 做一個五子棋小遊戲

Gomoku with React 用 React 做一個五子棋小遊戲

股癌

股癌






留言討論